•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美食 > 正文

  炎炎夏日,西瓜无疑是解暑佳品,其不仅带来清凉,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密码。如何挑选一颗甘甜多汁的“梦中情瓜”?切开后吃不完又该如何科学保存?哪些人群需对这份甜蜜格外谨慎?

西瓜价值解析

  夏日,甜润多汁的西瓜广受喜爱,其营养价值如何?业内人士表示,西瓜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高水分含量、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及独特的抗氧化成分上。它不仅能为人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具备促进代谢等健康益处。

  西瓜含有钾、镁等电解质,能帮助调节体液平衡,缓解夏季出汗导致的脱水或肌肉疲劳。每100克西瓜含约8毫克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西瓜的红色果肉富含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保护视力与皮肤健康。西瓜还含少量钙、磷、铁等矿物质,与其他食物搭配可提升吸收率。果肉中的膳食纤维(约0.4克/100克)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西瓜是番茄红素的优质来源,这种强效抗氧化剂能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损伤,研究显示可能对预防前列腺疾病和心血管问题有益。此外,西瓜约含92%的水分,是天然的“补水神器”。

  如今,市场上的西瓜大小不一、品种繁多,何种因素影响西瓜口感呢?

  影响西瓜口感的因素有产地自然环境、栽培技术和品种等。气候条件影响西瓜糖分积累,如新疆、宁夏等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强,西瓜糖分积累更充分,口感更甜;水分条件也很重要,西瓜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达到顶峰,而成熟期则需控水,适当干旱有利于糖分积累;土壤肥力与西瓜甜度关系也很密切,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利于西瓜生长和品质提升。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西瓜,栽培技术对西瓜甜度也有影响。如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理蔓能提高光合效率、延长光合时间;膜下滴灌能实现水分精准控制,这些都有利于糖分积累。

  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西瓜的需求,科研人员培育出一批中心糖度在12%以上的高甜型西瓜品种,如甘美西瓜、甜王西瓜、早春红玉等。

挑选西瓜有技巧

  面对一堆绿油油的西瓜,消费者该如何挑选?

  看纹路  成熟的西瓜其深绿色和浅绿色(或墨绿色和青绿色)的条纹之间对比分明,纹路看起来舒展、清晰,不会模糊或挤在一起。

  看颜色  表皮颜色应该是较深的绿色(具体品种有差异,但整体感觉是深色),并且表面有一层类似白霜的哑光质感,而不是油亮反光,油亮的瓜通常不够熟。如果西瓜整体颜色偏青白或发黄,通常成熟度不够。

  看瓜蒂  新鲜西瓜的瓜蒂应该是弯曲的,而不是直的。瓜蒂的末端应呈褐色,如果瓜蒂还是绿色、水嫩,说明西瓜可能没熟透就被摘下来了。如果瓜蒂完全脱落,脱落处的凹陷颜色深且发黑,可能熟过头或存放太久。

  看瓜脐  西瓜底部像肚脐眼的小圆圈称为瓜脐,瓜脐要尽量小而圆,并且向内凹陷得深一些,这样的西瓜皮薄、果肉充实、甜度高。瓜脐如果又大又平,甚至向外凸起,通常皮厚,口感也可能差一些。

  听声音  用手拍打西瓜,发出“砰砰”的浑厚响声,基本就是熟瓜;发出“当当”的清脆响声,多半是生瓜;发出“噗噗”低沉响声,多是过熟的西瓜。

  掂重量  两个看起来大小、形状相似的西瓜,用手掂一掂,选择手感更重的那个,这样的西瓜水分更充足,瓜体更结实。手感轻飘的西瓜可能水分不足或内部有空隙。

  摸瓜皮  用手指摸瓜皮,瓜皮滑而硬是好瓜,瓜皮黏或发软则是次瓜。

科学保存延长美味

  一个大西瓜往往很难一次性吃完,剩下的西瓜若保存不当,不仅会失去清甜的口感,还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危害健康。那么,吃不完的西瓜怎么保存呢?

  西瓜切开后,表面会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极易附着。在准备保存西瓜前,首先要用干净的刀具处理。刀具需提前用热水冲洗或用洗洁精彻底清洁,确保无油污和细菌残留,避免切瓜时将细菌带到西瓜内部。

  切西瓜时,尽量将西瓜切成大块,减少切面面积,从而降低与空气的接触范围。切完后,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西瓜切面,防止手上的细菌污染。若西瓜表面有泥土、污渍,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避免外部杂质影响西瓜保存。

  选择保鲜膜时,要挑选黏性好、韧性强且食品级的产品,将西瓜切面完全覆盖,尽量排出保鲜膜与西瓜之间的空气,使其紧密贴合,形成相对密封的环境,减缓西瓜水分流失和氧化速度。若使用保鲜盒保存西瓜,在使用前,应用热水烫洗保鲜盒,将其晾干后再放入西瓜,保鲜盒密封性比保鲜膜更好,能更有效隔绝外界细菌。

  冷藏是保存西瓜最常用的方式。将处理好并覆盖保鲜膜或装入保鲜盒的西瓜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设置在2—4℃为宜。在这个温度区间,西瓜中的微生物生长速度会明显减缓,能较好地保持新鲜。需要注意的是,西瓜不能与味道较重的食物放在一起,如洋葱、榴莲等,否则西瓜容易吸收异味。同时,不要将西瓜贴到冰箱内壁上,因为冰箱内壁温度较低,可能会导致西瓜局部冻伤,影响口感。冷藏保存的西瓜,建议在1—2天内吃完,随着时间推移,西瓜的营养成分会逐渐流失,口感也会变差。

  如果想长时间保存西瓜,冷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将西瓜切成小块,去掉瓜皮和瓜子,装入密封袋或保鲜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后的西瓜,可用于制作西瓜沙冰、奶昔等饮品。需要注意的是,冷冻后的西瓜细胞结构被破坏,解冻后会变得软烂,失去原本的脆嫩口感,不适合直接食用。

  从冰箱取出保存的西瓜后,不要直接食用。对于冷藏的西瓜,建议将表面约1—2厘米的部分切掉,因为这部分西瓜在保存过程中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可能滋生较多细菌。

  食用前,还应观察西瓜的颜色和闻一下气味,如果西瓜出现发黄、发黑的斑点,或者有刺鼻、发酸的异味,说明西瓜已经变质,不能再食用。冷冻后的西瓜,在制作饮品前也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变质迹象。

特殊人群需浅尝辄止

  西瓜虽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大快朵颐,适量是关键,以下几类人群需特别注意。

  一是糖尿病患者。西瓜含糖量不低(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升糖指数中等偏高(约72),食用后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吃,关键在于控制摄入量(每次不超过100克),避免在餐后立即食用,同时应密切监测血糖反应。

  二是肾功能不全者。西瓜含钾量较高(约112毫克/100克),且水分含量超过90%。肾功能受损者难以排出多余水分和钾,可能引发水肿、电解质紊乱,甚至加重肾脏负担。此类人群需遵医嘱限制食用量。

  三是脾胃虚寒、易腹泻者。西瓜性寒凉,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尤其冷藏后更易引发不适。建议此类人群少量食用常温西瓜,或搭配生姜等温性食物中和寒性。

  四是过敏体质者。少数人对西瓜中的果糖、蛋白酶或花粉残留过敏,可能出现嘴唇红肿、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若食用西瓜后出现过敏反应则不要食用。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8月06日06版)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