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美食 > 正文

  一锅热腾腾的汤,既能愉悦味蕾,又能驱散寒意。然而,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提醒说,煲汤,如果在食材、炊具以及烹饪方法方面用心不够、“功夫”不到,就有可能“喝”下健康隐患。

食材:有些药材不能煲汤

  从安全角度来说,煲汤时最需要警惕的是某些所谓“营养满分”或者“补益身体”的食材。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表示,有些家庭煲汤时喜欢加入北芪、川芎、红杞等“调养草本”食材,但是,这些食材如果使用不当(如用量、配伍或适应症等方面存在问题等),就很可能给肾脏造成负担,尤其是肾功能较弱的人群,长期、大量摄入,易导致体内药物成分蓄积,加重肾脏代谢压力,引发肾脏损伤。因此,消费者应避免随意使用草药类食材煲汤。

  比起滥用养生草药造成的“慢性伤害”,一些本身毒性较大、外形较易与其他药材混淆的如断肠草、乌头和商陆等中草药,其被误用而引发的急性中毒,在某些地区特别是爱煲汤的地区也时有发生。

  在爱用五指毛桃煲汤的广东等地,常有误食断肠草中毒的情况。程景民介绍说,断肠草,别名金钩吻、苦吻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断肠草全株都含有毒的钩吻生物碱(根皮含量最高),这是一种神经毒,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断肠草的花和根茎形状与一些常用药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黑老虎、牛大力等十分相似,极易混淆。

  除了断肠草,还有果实像葡萄、根部像人参,但同样全身有毒的商陆;开着蓝紫色花朵、根部乌黑如乌鸦脑袋的乌头,这些也很易和其他草药材混淆。

  程景民介绍说,许多人认为野生蘑菇绿色天然、营养丰富。殊不知,野生蘑菇毒性风险极高,全球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的案例。许多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在外观上难以区分,但其毒性却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消费者不要擅自采集和食用野生蘑菇煲汤。

汤锅:选购使用有门道

  煲汤用什么锅最好?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介绍说,煲汤锅有传统砂锅、瓦煲、炖盅以及现代的电炖煲、电饭煲、压力锅。不同的煲汤工具操作方式和烹饪用时略有不同,煲出来汤的口味口感和色泽也各有千秋。

  一般来说,砂锅最适合用来煲汤,小火慢炖,保温性又好,汤味鲜美且不油腻。但是,如果制作砂锅的陶土等原料不过关或者制作工艺粗糙,可能导致砂锅中所含的重金属如铅和镉等超标。长期使用这样的砂锅,可能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积累,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甚至可能损害肝肾功能。

  刘少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砂锅时,留心以下几个问题:

  选购时尽量选择正规商超或信誉好的电商平台,购买时注意查看生产许可证号、执行标准等信息。

  优质砂锅釉面滑平整,无明显气泡、裂纹或凹凸不平等情况,用手指轻轻敲击,声音清脆悦耳。如砂锅外观异常(有小气孔或不规则斑点)、釉面粗糙,或有刺鼻气味(特别是加热时),敲击时声音浑浊或沉闷,则很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购买砂锅后,可以先注入清水,煮沸后静置24小时,如水中出现异味、异色或油膜,则说明砂锅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砂锅使用前,可以用醋和淘米水分别煮一下,食醋能有效溶解砂锅表面的杂质和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洗米水可以渗透砂锅每个小缝隙,砂锅不容易炸裂。不过,虽然首次“开锅”时可以用醋短时清洗,但日常使用应避免炖煮酸性食物;日常清洁建议使用柔软的海绵或布清洗,不要用钢丝球等。

  高压锅(压力锅)炖煮食材所需时间短,但很容易将食材炖烂,所以汤易油腻,更适合炖煮猪脚、猪肚等肉类食材,不宜煲口感清淡的汤。电饭煲操作过程简单,但煲出来的汤口感一般。有些消费者担心用有慢炖程序的电炖锅煲汤,或者用不锈钢锅等慢炖,长时间加温可能会把锅体的有害物质炖出来。刘少伟解释说,无论哪种材质,只要是食品级的,都可以放心使用。

煲汤:小火慢炖的利与弊

  一般来说,肉类慢炖后更好消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分析说,实验显示,高温炖制的肉蛋白质会过度聚集,而65℃下低温慢炖8小时的肉在蛋白酶作用下更容易分解,消化率最高。

  范志红解释说,用慢炖锅煲汤或用其他锅小火慢炖,缓慢升温的过程给肉类内部的各种酶类留下了充分活动时间,而酶会把肌肉纤维的蛋白质轻微水解。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肉类的质地会因此变得更软烂更好嚼更易消化。

  肉类慢炖还有助于氨基酸溶出来。范志红解释说,肉里原本就有少量可以溶出来的游离氨基酸、肽和可溶性蛋白质。只需一两个小时炖煮,就能溶出来。如果缓慢加热升温,肉组织中的蛋白酶工作时间足够长,就能释放出更多水溶性的氨基酸和小肽,这也是某些慢炖锅“炖出氨基酸”说法的来源。

  鱼类、肉类、禽类、菌类,虽然都可以加水慢炖,但每一种食材的最佳慢炖时间不同,一般来说,菌类和鱼类比肉类炖煮的时间短。但即便是肉类,过长时间加热,升温太慢,软化太久,氨基酸等鲜味物质和明胶等都溶出到汤汁里,肉就成了没味道的渣子。特别是沸腾时间过长,食材的香气会散失,风味变差,而且随着脂肪氧化反应的增加还会生成气味不佳的氧化产物。所以,汤并不是炖得时间越长越好。

  在小火慢炖的缓慢升温过程中,核酸酶还会分解细胞里的遗传物质,产生含嘌呤化合物的鲜味核苷酸,汤越浓、越鲜,嘌呤含量可能就越高。当然,大多数健康人无需限制嘌呤摄入量,但尿酸代谢方面有问题的人,则需要考虑肉汤里嘌呤含量的问题。

  有些消费者还担心长时间炖肉,营养素会不会受热损失?范志红分析说,除了叶酸和维生素B1(长时间炖制有较大损失),很多维生素如烟酸、维生素B2和生物素等都较稳定或损失较小,而且水溶性维生素也都会溶解到汤里。

  (李建)

 

 《中国食品报》(2024年01月08日06版)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