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旅游 > 正文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怡然 通讯员 谭亚廷

  11月9日,临近中午,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村的“玉泉农家院”老板吴东明站在院中,看着满座的客人,眼角眉梢带着笑意,“做梦也想不到,咱这山旮旯里也能这么火。”

  自从上个月底漫山遍野的红叶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打卡,吴东明就没有闲下来,几乎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炖土鸡、清蒸野菜、炒柴鸡蛋这些农家菜,让城市游客体验到久违的乡土气息和沉在心底的乡愁。”吴东明说。

  “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觉得日子更有奔头。”吴东明说,以前总觉得山里人挣钱难,现在国家利好政策越来越多,在家门口一样能挣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看新闻后,吴东明经营农家乐的劲头更足了,“只要踏踏实实干,农家乐也能走出‘大天地’。”

  12时已过,凉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周彦华还领着志愿者在疏导交通,一拨拨游客蜂拥而至,让她既喜又忧。喜的是她通过拍摄短视频把流量逐步变现,让村民得到实惠;忧的是如何让“泼天的富贵”长期持续下去。

  凉水泉村位于杏花山脚下,山水资源丰富,山地面积有6500亩,植被覆盖率达85.6%,与千年古刹菩提寺为邻,同楚长城遗址相伴,村落背山面水、文化厚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前些年,在如何发展问题上,凉水泉村还有“等靠要”思想。身边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为啥不挖掘开发呢?“我们要将‘沉睡的资源’唤醒,变资源为资产,利用资源禀赋发展旅游,让山里人也过上好日子。”周彦华说。

  古井、古树、古巷道、石头屋,与城市的现代建筑形成强烈反差。周彦华将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装进自己的短视频里,把服务群众的点滴通过短视频展现出来,每条短视频的浏览量、点赞量都超过10万,这让周彦华喜出望外。

  借助网络的快速传播,凉水泉村成了网红打卡地,农家乐爆满,农特产品热销,连周边的许昌、平顶山、洛阳的游客都自驾来打卡,远离市区的乡村公路上都出现了堵车,南阳市的旅行社主动上门对接,将凉水泉村作为目的地。

  如今,凉水泉村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第一产业绿色发展,绿色养殖、种植经济效益良好;第二产业白酒、黄酒、制药车间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以文旅康养为中心,红岭山地运动公园发展红色研学,带动村内民宿农家乐发展。通过入股分红、收取租金、自主经营等方式,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3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57万元。昔日沉寂的山村焕发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路子。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