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育根:内外联动塑品牌,文明新风可观可感
外部引智注入活力。余粮乡创公司依托九堡村生态资源,推进人居环境提质,完成道路硬化升级与管网改造,新建休闲广场、生态公厕等便民设施,打造出整洁有序的宜居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黄河文化+文明新风”主题景观带,在蓝莓种植园、栈道沿线设置“勤俭家风”“孝老爱亲”“文明旅游”文化标识;同步开展绿化美化行动,整治后的垂钓园碧波荡漾,街巷两侧花木扶疏。同时围绕“寻宝黄河 艺品九堡”主题,打造“黄河宝贝”文创市集、“黄河咖啡”特色体验店等文旅项目,将黄河文化与文明理念深度融合,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本土文化传承创新。九堡村深挖黄河打硪号子、黄河渔村等特色文化,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农耕技术展示、黄河文化传承相结合,推出“黄河河道体验游”“两岸民俗体验游”等特色线路。同时,创新举办“躺平运动会”“村民T台走秀”“雁鸣读书会”等文化活动63场,并通过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宣传推广,既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又吸引超10万名游客打卡,实现城乡文化交融。通过“以景传德、以节聚心”,游客在体验田园风光中感受文明熏陶,村民在参与活动中增强文化认同,村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正在申报市级“文明村”称号。
产业赋能:蓝莓产业兴乡村,人才培育强根基
全链产业带动就业。村内不断建设完善蓝莓全产业链,建成46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研学体验中心,带动4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民毛凤娟曾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中,返乡后担任蓝莓园技术主管,月收入超3000元,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据统计,村企共建后,九堡村留守儿童动态清零,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率达42%。
双向人才培育机制。对内,九堡村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蓝莓种植、民宿运营等开设课程,依托“土地入股”“劳力入股”模式,涌现出“黄河面馆”“黄河一家人”“一品雁鹅”等特色农家乐,将村民利益与村集体绑定,激发学习热情,培育出一批懂技术、爱乡土的本土人才。对外,依托余粮乡创引入外部专家团队,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组织村民外出学习乡村振兴案例,实现本土人才专业化、外部人才本土化双向赋能。
治理增效:数字赋能聚合力,文明成果共建共享
据了解,余粮乡创公司引入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文明实践与旅游治理“一网统管”。开发“文明积分”小程序,游客参与垃圾分类、文明劝导可兑换蓝莓采摘券;村民践行移风易俗、参与志愿服务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创业补贴。创新“文明观察员”机制,邀请游客、乡贤组成监督队,对红白事进行全程监督。
村民许永存举办婚礼时,摒弃了气派的迎亲车队和豪华酒店宴请,新郎仅驾驶自家小车迎接新娘,并在自家院落摆席招待邻里。简办婚事省下的10万元,被他投入创业,开启事业新篇;村民许文奎在母亲离世后,同样打破陈规,以农家大锅菜答谢帮忙的乡亲,精简白事流程。节省下来的资金,他悉数用于支持子女创业,为下一代铺就更好的生活道路。两户村民以实际行动破旧俗、树新风,将节俭省下的资金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乡村移风易俗的生动典范。
长效共生:以风兴业强根基,以业养风促和谐
九堡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牵头组建“村企产业发展联盟”,创新将文明乡风建设纳入村企合作体系。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优先给予“文明示范户”产业合作机会,以产业发展赋能乡风文明建设。同时,联盟企业规划在二期项目中建设多功能赋能中心,配套建设老年食堂、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既完善乡村民生保障,又为村企深度融合发展筑牢基础。如今的九堡村,村民在蓝莓园里忙碌致富,游客在文明氛围中感受黄河文化,形成“产业兴、乡风淳、治理优”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雁鸣湖镇九堡村立足“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资源禀赋,以村企共建为突破口,携手余粮乡创公司创新“文旅育根、产业赋能、治理增效、长效共生”四维工作法,推动移风易俗与农旅融合发展深度互促,实现文明乡风与文明旅游“双提升”,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王君杰 梁亚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