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职场 > 正文


  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劳动关系协调师赛项选手 受访者供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小到员工吵架,大到劳企纠纷,Ta都要管。有人把“劳动关系协调师”形象地比喻“职场和事佬”,不过“和事佬”可不是“和稀泥”,这一角色对专业和情商都有很高的要求。9月19日—23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劳动关系协调师”火了。

  这是“劳动关系协调师”赛项首次亮相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全国的32位顶尖选手,开启了一场关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艺术的巅峰对决。

  “不会被AI取代”

  劳动关系协调师是“多边形战士”

  “条款是冰冷的,但沟通协调是充满温度的,我认为这是一个不会被AI取代的工作。”史慧,江西沃格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减镀产品线总经理助理(二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谈及劳动关系协调师,她的认同与热爱溢于言表。

  究竟什么是劳动关系协调师?据了解,它是指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专业人员,承担着规范企业用工、化解劳资矛盾、保障双方权益的职责。

  在具体工作中,其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劳动法律政策咨询,协助企业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搭建企业与员工之间交流沟通桥梁,协调企业与员工解决工资薪酬、社保待遇、用工管理方面的纠纷,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绩效考核、薪酬体系设计等,协助参与劳动纠纷调处仲裁诉讼相关事宜,指导企业预防劳动纠纷风险等。

  “劳动关系协调师是专业的‘系统工程师’,这一角色不仅解决当下的矛盾,更要致力于打造一个能自我修复、持续优化的健康组织机体。”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庭庭长苏宁说。

  据了解,2007年11月,劳动关系协调员进入职业分类大典,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名称修改为“劳动关系协调师”,纳入职业目录。劳动关系协调师共设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评价方式包括理论和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

  “和事佬”不是“和稀泥”

  专业与情商缺一不可

  沟通与调解是劳动关系协调师的重要工作,因此常被比喻为“职场和事佬”。但如何在受雇于企业的情况下保持公平公正?

  中仕(天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一级劳动关系协调师樊茜指出,这一职业区别于传统的工会工作人员或HR。“虽然同样受雇于企业,但协调师扮演的是介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第三人’角色。在恪守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凭借专业知识,同时站在双方立场寻找问题的‘最优解’。通过有效协调,能够避免矛盾升级至诉讼阶段,为企业与员工节省大量时间与资源成本。”

  史慧补充道,胜任这一岗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有较高的情商。“要能换位思考,体察企业和员工双方的立场,精准识别问题核心,甚至捕捉到员工未曾明言的深层诉求。”

  “劳动关系协调师的存在,本质上是为劳企双方创造共赢局面,这也是协商得以推进的基础。”樊茜表示。从长远看,健康的劳企关系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这也解释了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具备该专业背景的人才。

  史慧对此深表认同,并以胖东来为例进一步说明:“真正和谐的劳企关系,能够凝聚成强大的组织能量,最终反哺企业成长。”

  持证者收入高出10%~20%

  职业前景广阔

  目前在企业中,承担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多为HRBP、劳动关系专员、合规经理或相关法务人员。那么,取得劳动关系协调师等级认证,能为从业者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提升?

  “劳动关系协调师证书是许多大型企业对中高级人力资源岗位的硬性要求,持证者在晋升时更具优势。”史慧指出,持证者不仅可向HR经理、劳资关系总监等管理岗位发展,还可转型成为劳动关系咨询顾问、劳动法培训讲师,甚至自主开展专业服务。在薪资方面,持证者也具备明显优势。史慧表示:“持有劳动关系协调师证书的HR从业者,平均薪资比同岗位无证者高出10%~20%。”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河南省非常注重劳动关系协调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劳动关系协调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促进能力水平提升。目前全省取得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达2.89万人,其中,一级2082人,二级1836人,三级13766人,四级11252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建峰认为,“劳动关系协调师的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的推进,企业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些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劳动关系协调师对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劳动关系协调师赛项首度亮相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职业技能的展示平台,更是人才体系建设的新起点,有望进一步提升该职业的社会认知度,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这一重要领域,从而为优化用工环境、赋能企业发展注入力量。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