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职场 > 正文

在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心理赋能中心,学生通过VR设备模拟“化工厂爆炸事故”开展应急心理训练,在职业角色体验馆化身企业安全员、技术员沉浸式体验职场协作。近年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创新“政策引领、科技赋能、朋辈互助、课程融合、家校社医联动”五维协同模式,实现从“被动干预”到“主动赋能”的转型,构建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心理育人体系。

政策引领锚定方位 构建心理育人新格局

学校将心理健康纳入“三全育人”体系,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方案》。自主研发“职业心理云平台”,建立“红橙黄绿”四级预警机制,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画像,近三年服务3.6万人次,干预成功率达97%。如2025年春季,环境监测专业某班群体焦虑指数达橙色预警,学校通过团体沙盘、职业规划辅导和“安全情景模拟”组合干预,焦虑指数两个月下降38%,职业认同感提升45%。

学校开展团体心理沙盘(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供图)

科技赋能数字心理 拓展心理育人新途径

学校联合“双高”专业群开发“化工安全心理训练项目”,涵盖VR高危场景模拟(10类典型事故)、AI心理测评、生物反馈训练,引入AI心理测评系统,结合VR技术,打造沉浸式心理训练场景。近三年,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心理测评,精准识别高风险学生700余人,通过个性化干预方案,成功化解心理危机300余例。通过建立“心灵驿站”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累计解答咨询1.1万次,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同时,开展“心理微课堂”系列讲座,覆盖全校93%以上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调适能力。

朋辈互助搭建平台 激活心理育人新动力

由学校“化语凝心心理社团”发起的“朋辈护航计划”,培养了120名学生心理观察员构建三级互助网络,联合企业导师组建“职场心理导师团”。社团定期举办“心灵对话”沙龙,累计参与学生3200余人次,互助案例入选市级“一校一品”心理育人案例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互助—反馈—改进”良性循环,有效提升了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能力。2024年9月,学校进一步优化“朋辈护航计划”,新增“心理微课堂”模块,邀请校友分享职场心理调适经验。同时,升级“职业心理云平台”,引入情感识别技术,精准识别学生情绪波动,及时推送个性化心理辅导资源。

课程融合聚焦职场 培育职业心理新素养

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融入职业规划课程体系,构建“1+X”课程体系,将心理素养培育融入专业教育,2024年打造优质教学能力团队斩获重庆市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学校引导学生从职业发展角度审视心理健康,增设“职场心理调适”模块,培养学生应对职场压力的能力,邀请行业专家授课,结合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程通过“事故模拟辩论赛”提升学生抗压协作能力,优良率从65%升至92%;《化工企业管理》课程融入“压力管理微课堂”,操作失误率下降40%。

同时,学校通过“心理+职业”双导师制,个性化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助力学生实现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双赢。

家校社医协同联动 构建全链条育人新生态

学校联合3家化工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与地方化工集团共建“心理-技能双导师制”,参训学生录用率提升40%,试用期离职率下降30%。与重庆市长寿区公益组织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共同体”,开展“家长职业心理沙龙”“企业工作坊”“社区安全科普”等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学校精准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职业成长需求,针对在校期(家庭-学校-医院)与实习期(企业-社区-医院)差异化需求,将学生实习平台数据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接,将学生就诊记录、家校沟通记录及时导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以建立心理健康动态档案、实现“家校社医”四维联动,并形成反馈机制,达到闭环效果。

学校师生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供图)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心理+职业”教育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职教心理育人模式,通过学术交流、案例分享,辐射带动区域内职业院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刘忠孝)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