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名品汇 > 正文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初春给孩子祛湿、防湿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得更深入些,聊聊寒湿、湿热的处理方法。

  寒湿、湿热怎么分?

  清代医师吴鞠通对“湿”的解析很透彻,他说:“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

  快速理解:

  ① 湿分寒湿、湿热;调理前不辨证,效果不好;

  ② 湿的形成有2种:外湿侵袭身体、脾胃失运生内湿;

  ③ 寒湿伤脾阳,80%~90%湿气重的人为寒湿;

  ④ 湿热伤脾阴,10%~20%湿气重的人为湿热。

  虽说绝大多数孩子都偏寒湿,但岭南地区气候本就温暖潮湿,等未来几个月,由春转夏的时候,外界环境逐渐偏暑湿、湿热,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状况。

  区分寒湿和湿热就很关键了,可以重点看以下5方面:

  ①最关键:观舌苔

  寒湿舌:舌色淡、胖大、舌苔白厚水滑、常有齿痕。

  湿热舌:舌色红、舌苔黄厚腻。

  赶紧看看孩子的舌头,只要符合上面所说的,孩子就是寒湿/湿热没跑了。

  接下来的4点,只要有1点符合,孩子又兼有“湿气舌”,就可以判断为寒湿/湿热。

  ②看大小便

  寒湿大小便:小便清长;大便溏稀、气味相对没那么浓、颜色稍淡、黏性也没湿热那么强。

  湿热大小便:小便发黄浑浊、有异味、量少;大便溏稀、气味浓、黏厕所,偶尔干硬。

  小便黄赤短、异味重是湿热在下焦的明显症状,有的孩子湿热在上焦,很容易有一系列头面部症状。

  ③观头面部

  寒湿头面部:面色无华、发青发紫,唇色淡、无血色;经常感觉“头重如裹”,脑袋沉沉的,像戴了顶很重的帽子。

  湿热头面部:“大油头”、脸上也很容易出油、长痘,口唇发红,很容易有口疮、麦粒肿等“上火”症状。

  ④查体感

  寒湿体感:身体发沉、没精神,四肢发凉怕冷,中焦水湿痰饮多,偏胖。

  湿热体感:汗味粘稠、体味较重,很怕热,但也会发热怕冷交替。

  ⑤感情志

  寒湿情志:郁郁寡欢,不爱和同龄孩子接触。

  湿热情志:爱发脾气、哭闹、焦躁易怒。

  不过,情志并不是绝对的,有的小朋友年龄小,对情绪的体会和表达不太敏感,寒湿严重时,也会用哭闹来宣泄不适。家长要综合其他方面判断。

  2个食疗方分别调理寒湿、湿热

  有湿气,天天喝红豆薏米水——这么做大错特错!薏米性味寒凉,并不适合孩子天天、长期服用;尤其是寒湿的孩子,长期服用寒凉的薏米,更会寒上加寒,损伤脾胃,加重湿气——这一点,不少湿气重的大人也要牢记。即使是湿热的孩子,也并不是完全适合薏米。薏米主要通过利小便,清除中下焦湿热,如果孩子湿热犯上,头面部湿热症状明显,薏米的功效其实有些“鞭长莫及”。

  现在我们先把重点放在寒湿、湿热的对证食疗方上。湿热孩子,可以服用儿童三豆饮。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儿童三豆饮

  材料:红豆30g,黑豆30g,赤小豆30g。

  做法:所有材料下锅,加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软烂,晾温饮用。可隔天1次。

  功效:健脾、祛湿、益肾。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寒湿的孩子,更建议喝小儿祛湿粥。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小儿祛湿粥

  材料:芡实8g,去芯莲子8g,大米50g。

  做法:芡实提前浸泡3小时后,所有材料下锅,加水小火煮1小时至米粥软烂,滤渣喝粥汤。可每3天1次。

  功效: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适用年龄:1~3岁只喝粥水,3岁以上可吃粥,少量多次分服;不与牛奶同食。蚕豆病。蚕豆病可服。

  可能会有家长很焦虑,怕自己以前给孩子吃的祛湿食药材吃错了。有个最“傻瓜”的判断方法:寒湿不吃寒,湿热不吃温。比如,陈皮偏温,湿热的孩子不能用陈皮燥湿;薏米偏寒,多吃伤脾阳,寒湿的孩子不适合用薏米利水渗湿。

  无论是日常饮食,或是专门服用祛湿食疗方,吃之前留个心眼,给查查食物性味偏性,就不怕给孩子吃错了。

  学好这些方法,一样祛湿

  平时给孩子做好以下几点,比喝红豆薏米水管用多了:下雨天撑伞,回家后及时保暖,不让外湿伤人;洗完头后立即吹干;适度运动,出汗祛湿(夏天别过度吹空调、风扇);注意小肚子、脚丫、脖子保暖防潮;少吃肥甘厚腻、寒凉食物。

  最后,无论是孩子,还是宝爸宝妈,都应该遵守这1条防湿方法:少生气、少发脾气,别给自己和孩子过大压力。生气会导致肝木过盛,反而克制脾土,脾虚就会生湿。开心、爱笑的孩子湿气少,吃饭香,身体也更好,还真有一定道理。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