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生就业正确流程
(1)签订《就业协议书》
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又称“三方协议”),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违约要赔偿,签订劳动合同后失效。
(2)报道
毕业生到单位就业时,须持报到证。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手续,完成档案转移手续。
(3)报到证
一式两联,上联是蓝色的(研究生为粉色的),叫“报到证”,下联是白色的,叫“通知书”。
签订劳动合同。如果需要迁户口,报到时要拿《户口迁移证》。
(4)暂缓就业
未找到工作或延迟就业可申请暂缓就业。
二、面试时,这些问题需要了解清楚
(1)待遇
工资:要注意分清税前税后,一年发多少个月或年底是否双粮等
奖金:很多单位奖金占收入很大部分
补贴:有些单位会有通讯、住房、伙食等各种补贴
福利:生活福利等
股票:了解公司是否可以让员工购买股票,尤其是即将上市的公司
“五险一金”:是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要注意单位的缴费基数,是否低于你的实际工资,避免单位在上面做文章。此外,部分单位还有非强制性缴纳的补充医疗保险与企业年金。
(2)发展机会
问清自己的具体职务岗位和工作内容,考察公司的培训体系如何,了解加班和出差情况,综合衡量自己未来在这家单位的发展机会。
三、入职前的注意事项
(1)报到时间、地点,当天安排等
关于入职的时间,地点和入职当日安排,一定要记牢,不要慌慌张张的什么都不准备,等到入职那天才开始的话,总会出现各个临时小bug。拿个职场笔记本记一下,也是个有仪式感的纪念。
(2)需要携带的资料文件
关于入职材料,建议入职前用一个单独的文件袋装好,按照HR发给你的邮件内容,逐一准备,没有的或者不清楚的一定要事前和HR沟通,是否会影响自己入职手续办理等等。
(3)询问恰当的着装风格
问清楚公司是否有正装的要求,不要一身休闲装去很正式的场合或工作场所。
(4)其他需要询问的问题等
比如公司周边租房需求呀?工作性质的特点?根据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记录和梳理,一次性问清楚。
四、关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有的内容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社会保险
(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8)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关于试用期
(1)试用期时长。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注意: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再次约定劳动合同。
(2)试用期工资。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五、其他问题
(1)报到时,单位拒绝接受怎么办?
主动向单位说明情况,并及时联系学校分清责任,按规定办理。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于铁饭碗吗?
无固定期限并非终身合同,在遇到法定事由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前解除。如用人单位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无法与员工继续履行合同、劳动者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等,另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可以约定在固定期限内双方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当条件成立时,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微信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吗?
《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微信上签署合同,按说也在数据电文的范畴内。只不过,想要签订一份合法的电子合同,除了形式上是“电子化”的,法律同时还规定了2个条件:必须有实名认证和可靠的电子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