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大部分女性都是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面对工作,她们和男性一样坚强勇敢,没有因为自己是女生就被特殊对待。
和职场男性一样干着同样的工种、同样的岗位,即便是加班到深夜,倒着时差换着城市轮轴转的出差,也不会抱怨一个累字。即使是生理期腰疼得直不起来,也要挺直腰杆继续干。
我们和男性一样,发自内心的热爱工作,拼命工作,拼命加班,为的就是多赚几个钱,但更多是为了能够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付出并不亚于男性,从我们进入职场的那一天开始,以为只要自己吃苦耐劳,努力付出一定能够在职场上站住脚,但是现实的职场却始终没有饶过“育龄”阶段的我们。
近期和很多85后女性朋友聊天,有的在几年前已经生完小孩,有的刚生完小孩,有的准备生小孩,但大部分都面临职业发展的困惑,而这些困惑都是生育带来的。
有几个朋友在生完小孩后,虽然一直没有离开过职场,工作也卖力,但还是遭受职场上的“生育歧视”,老板认为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上,所以加薪不可能,晋升更没机会,所以大家都在寻求转型,拓展自己更广的职业之路。
还有在怀孕期间,老板就直接和她们说,即便是产假期间,也要随时stand by,跟进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她们来说,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公司现状就是如此,要么忍要么滚。
三十几岁,正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期,育龄女性的职场路,太难。
01
育龄女性会遭遇哪些难题?
1、职业发展
对于育龄女性来说,首先遭遇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职业发展的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的公司都不愿意雇佣已婚有孩子的女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为职场妈妈事多。
虽然职场妈妈的真相是她们比年轻的女性更拼、更卖力,但很多公司依然会存在偏见,觉得职场中的妈妈会因为家庭和孩子而分散时间和精力,更偏重于家庭一些。
有个朋友所在的公司和部门就是如此,领导不喜欢女员工怀孕,也不喜欢有孩子的女员工。
因为有孩子的女员工三天两头就请假,动不动就说孩子生病了、孩子学校有事了,需要请假。本来正常开展的工作不得不因此耽搁,或者又要花费时间交接给另外一个同事跟进。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很多职场妈妈会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也并不会拖团队的后腿,甚至会超出团队中所有人的预期,但工作中的一些事情往往会被领导或老板放大,包容度也比较低。
育龄阶段的女性,大部分时候都会遭到职场上的“潜规则”。
同时,部分公司也会担忧作为妈妈身份的员工事情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所以会将重要的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更偏向于男性。
所以,对于育龄阶段的女性来说,从怀孕开始,职业发展道路就开始被设置重重障碍。
2、带娃困境
育龄女性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娃,谁带?
生育这件事对于女性来说,特别是职场女性来说,确实有些过于苛刻和残酷。
因为,在面对生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除了考虑经济问题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
如果生完孩子以后,没有家人帮忙带孩子,自己又不想放弃工作的前提下,则需要考虑到请育儿嫂或月嫂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会削弱掉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同时也减少或舍弃掉了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
如果因不放心由育儿嫂或月嫂来帮忙带孩子,有的职场女性则会选择辞职自己回家带孩子。
而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有大量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成长,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但弊端也就是没有收入保障,除此以外还有其他风险因素的存在。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生育这件事都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失。
我们不愿意失去工作中自我成就的乐趣,更不愿意因为收入原因降低家庭地位,但我们怎么去面对“女性育龄压力”的难题呢?
02
女性如何面对“育龄压力”的难题?
女性的“育龄压力”从哪里来?是企业和公司吗?然而并不是。
从成本角度来说,我并不抱怨企业歧视育龄女性,面对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企业也需要生存,也承受不了这个成本,就只能把成本转嫁给女性,体现出来就是职场歧视。
如果企业不愿背负女性生育带来的成本,那么国家是不是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呢?
1、客观方面
- 发放育儿补贴
关于生育这件事,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住房、教育、医疗等高成本高抑制了大部分家庭的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是当前大部分家庭面对生育时的状态。
所以,国家应该通过补贴来降低因为女员工生育导致的企业成本,减轻企业成本压力,企业也就不会对女性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
- 延长陪产假
目前女性的产假为3-6个月不等,从女性角度来说,产假时间足够。
但是,男性的陪产假只有15天,也就意味着女性还没有出月子就不得不面对独自带娃的情况。
所以,夫妻双方必须休同样长的产假,甚至男性强制必须休陪产假,减轻女性产假抚养小孩的压力,避免女性产假带来的职场歧视。
- 完善托儿体系
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托儿体系,即便是有都是外面机构私人开办,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考量。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3岁以前的幼儿放在私人开办的托儿机构是不放心,更是不可行的。
国家应该开办安全可靠且配套设施齐全的托儿所机构,至少让职场妈妈没有后顾之忧。
2、主观方面
- 做好职业规划
提前做好规划,能大大降低因生育问题、年龄增长或职业环境等变化而造成的焦虑风险。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时候,我们的职业规划有可能是晋升或涨薪,依赖平台来学习和发展做的规划。
但是过了三十五、四十岁以后,我们职业发展会受到年龄、家庭、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设定我们职业发展路线,规划未来职业之路,以及相应的实施计划。
比如,到了三十几岁的职场女性,可能会因为生育、照顾家庭等因素而不得不去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和家庭,我们需要重新去选择那些可以在工作之余兼顾照顾到家庭、陪伴孩子的工作。
甚至有些没有老人或保姆帮忙带孩子的家庭,需要自己亲自带,但又不想放弃个人事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在离开职场前提前做好准备,找到一份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工作。
所以,我们在依赖平台去成长发展的时候,也需要提前考虑好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
有规划的职业叫远行,没有规划的职业叫流浪。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将“职业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 保持学习提升
千万不要因为生了孩子以后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就放弃学习和提升。作为职场妈妈,我们更应该努力地保持学习和提升,才能在残酷的职场中保持竞争力。
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说过:“你学过的每样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所以,不要害怕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没有用,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派上用场。
生了孩子以后,很多职场女性会因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家庭上,而忽视了自己学习的时间。
这恰恰是不对的,为了我们未来有更好的路要走,所以也在抽出空闲时间让自己保持专注的学习。
无论是学习工作本身的专业知识,还是资格考证,抑或是兴趣爱好的东西等等,都可以保持学习。
因为,你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某一天就能帮助到你。
年过35岁,想要跳槽或转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要具备业界通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另一个条件是要积累作为领导者的扎实经验和技巧。
如果后者你没有,那么就扎实深究第一个,努力学习,让这些知识和技能成为你谋生的工具和手段。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迷茫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学习,学习一定会带你走出迷茫区。
- 学会让家人协助
面对孩子,妈妈好像总是什么都会,无所不能,更不放心放手让家人参与到育儿之中。
其实,生娃和养娃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事。
在养娃这条路上,我们更是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在面对事业和工作两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家人商量沟通一下,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特别是对于职场妈妈来说,白天要踩着高跟鞋奔赴职场,晚上要挽袖做家务、照顾孩子。
这种时候是特别辛苦和劳累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的,往往会兼顾不暇。
如果这种时候老公司和父母能多分担一些家庭事务,养娃的过程也会变得容易一些,也能让我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到事业中。
所以,职场女性的背后有一份温暖的支持对女性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不论我们身处哪个阶段,女性在职场中,都会遇到一些尴尬问题,育龄压力、年龄压力等等。
但我们总会在这个时代中冲破各种困境,在职场上寻找到我们的一席之地,绽放出独特的美丽、温柔、独立与坚强。
愿所有女性,像开在荆棘里的花, 奋不顾身地绽放,在绵绵细雨中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