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升职,想要加薪,光靠埋头苦干,没有一些套路是不行的。
每个人都要打造自己的“职场人设”,有了这张名片,你就能够在这个地方走得越来越远。
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别在职场上哭哭啼啼。
见过不少女生,被领导训了一顿后马上红眼睛,再多说几句眼泪就掉下来了。
领导头都大了,他还在说工作呢,哪有时间和心情去安慰员工?
职场上的眼泪是“必杀技”,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职场不相信眼泪,所有眼泪于职场而言都是浪费时间,影响工作。
有时间掉眼泪,不如想办法怎么补救,怎么把损失减到最少。
另外那些动不动就情绪化的人,也很容易成为弃子。
心情不好是人之常情,在家有父母包容你,可在职场不会有人照顾你的心情。
你越容易生气、委屈、抱怨,就越会让领导质疑你,觉得你的抗压能力太差,难以担当重任。
只有忘记情绪,就事论事的人,才能成为职场中的“常青树”。
纵观身边的中层、高管,他们几乎没有跟别人红过脸,无论何时都彬彬有礼,掌握分寸。
只有真正把工作放在首位的人,才会把个人情绪放到不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就不会被情绪影响工作。
这样的人,正是领导愿意重用的人,因为他有让人信服的能力。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等你彻底失去私人生活的时候,记得通知我一声,那说明你要升职了。”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情绪上,当一个人已经不会被情绪影响,他就成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刀”。
这把刀虽然没有情绪,却是领导用得最顺手的利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听朋友说,她的老板很喜欢跟员工上课,每次上课都会举一个例子。
他说,某某某员工已经在公司做了好多年了,工作勤勉,做事认真,最让他欣赏的还是这个员工对他说的一句话: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所以每当公司有新的任务或重要的项目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员工,而这个员工也很乐意地接受每一次挑战。
身为职场人,我们不仅要有“螺丝钉精神”,也要有“砖头精神”。
当你专职某一项工作时,你就要踏踏实实做自己该做的工作,成为一颗不可缺少的螺丝钉。
当公司需要用你的时候,你也要灵活变通变成一块砖头,去到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去添砖加瓦。
一栋大厦是否牢固,除了基础要打好,更要看每一块砖头。
毕竟,公司的顺利运营不仅需要添砖加瓦的人,更需要一块又一块的砖头。
一个人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公司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假以时日,他完成了职场的内在修炼,也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经济学上有一个定律叫“马太效应”,是让多的更多,让少的更少。
公司利用你为他创造价值,只要你能给它更大的价值,它就会给你更大的回馈。
所以,千万不要介意领导利用你,那至少证明你还有用。
毕竟,职场上不是人人都是精英,都能成为掌握话语权的人。
更多的人要学会迎合,主动为自己争取,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
记得我初入职场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每天像无知的小白一样围着领导提问:
“玲姐,这个表该怎么做?”
“玲姐,客户完全否定了这个方案,怎么办?”
玲姐被我问烦了,直接冲我发飙:“公司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提问题。”
吓得我整个人都懵了,只能自己瞎琢磨,遇到问题又不敢问她。
可她人还是很好的,缓过来后跟我说:“这样吧,你把思路整理一下,想一下有什么方法,再写几个方案,我们一起讨论。”
光说不练假把式,只会提问不会解决问题,同样也是职场大忌。
领导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
是既能提出问题,又能给出解决方案的员工;
是既有明确思路,又知道如何展开工作的员工;
是不仅会说漂亮话,更能把事情干漂亮的员工。
就像哆啦A梦一样,有一个百宝袋,可以掏出各种各样满足主任心愿的宝贝。
能得领导赏识的员工,一定有一个“万能”的大脑,脑子里有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一双“万能”的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
这样的员工是很稀缺的,因为,他必须经历过长期的、艰苦的甚至苛刻的磨练。
但一定因为他有这样的斗志和欲望,才能历经磨练而涅槃重生,成为领导离不开的人才。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成为将军的前提看,就是先做好一个士兵,打好眼前的每一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