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乡市委门户网站

  • 新乡日报社承办

  • 注册

  • 登陆

  • 设为首页

首页 > 职场 > 正文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谢惠茜

加班等职场话题,成为2021年开工伊始的首个焦点。来自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站内的数据显示,在一则:“准点下班VS加班谁才是好员工”的问答中,8.1万+的投票者选择“准点”下班,占89%;只有9968名投票者认为“加班才是好员工”。双方阵营从公司管理、经济利益、工作态度、生活平衡等多个维度,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不过,显然,反对加班的呼声显然更高。

从管理角度,“反加班”阵营的观点是,“效率和结果才是工作的要义。 ”“以量化业绩考核标准来衡量员工的价值才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眼光狭窄到盯着哪个员工加班。数据和淘汰机制以及奖励机制会促使员工去加班,但员工的幸福和健康也应该是管理者关注的。”“空耗时间摸鱼滑水拖延,表面上的加班,毫无意义。”

不过,“支持加班”的阵营,则更愿意从精神层面来理解加班这一行为,有观点认为: “现在有些员工确实缺乏主人翁和奉献精神。” “加班不能仅看产出层面,还彰显了员工的敬业态度和责任心。”“如果我是老板,我必须重视主动加班的员工。”

从经济收益角度,双方观点亦针锋相对。“反加班”阵营的观点是,“权利与义务必须对等。凭什么要求员工自愿加班呢?”“只要钱到位,加班才是合法且合理的。”

而支持“加班”的阵营则认为,“所有的眼前的‘无偿’,都是为了将来的‘有偿’”;“不要只看眼前的收益,受领导认可、未来升职加薪、学到真本事去更好的平台……所有这些机会,都会垂青给努力的人。”更有支持加班的人认为:很多大咖都是在上班时间之余继续工作从而让自己比其他人更快的精进,加班对自己的能力确实有提升,这恰是意义所在。

从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角度来看,“反加班”的人坚持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你连生活都没有了,奋斗有什么意义?”“‘钱还在,人没了’这样值得吗?!”而“支持加班”的人也同样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在本该奋斗的年纪为何要选择安逸?”

与此同时,在脉脉刚刚发布的“向内而生 中国职场流动趋势报告2021”显示,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有57.5%的职场人表示“比之前几年焦虑得多”。

职场人为什么焦虑? 71.5%的受访者直指“工作”,上班是有多恐惧?其次是“积蓄”(40.2%),显然,“家有余粮,心里才不慌”。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36.7%),在焦虑源中位居第三。

工作是怎么“欺负”职场人的?调研显示,不同年龄和职场经验年限的职场人,焦虑源也不尽相同。工作1-3年的职场人,最不怕领导,领导的施压与指责只占焦虑源的最小份额(20%)。但是,工作年限为3-5年的职场人,立即变为最“怕”领导的那批人(60%)。工作5-10年的职场人最易“自我否认”(88.9%);对于公司OKR并不是很在意(17%)。工作10年及以上的老将,是对OKR指标最为看重的那个阵营(55.9%),说明成为了公司中坚力量。不过,他们对自我的否认也较高(58.8%)。

此外,在“向内而生 中国职场流动趋势报告2021”中,面对 “如果职业生涯不得不产生变化”,职场人最先考虑的因素是收入(44.64%);其次是个人能力的提升(24.7%);兼顾家庭位居第三(12.8%)。

2021年,职场人最大的新年愿望是加薪(45.5%);随后的愿望是:升职(16.6%)、换工作(16.3%)、创业(15.0%)。

这也解释了,为何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但互联网仍对职场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脉脉针对2020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研中显示,互联网业(互联网/IT/游戏/软件)连续多年稳居毕业生热衷去向行业首位,36%的受访者希望进入不断造富、百万年薪的互联网行业。

脉脉职场专家表示,随着新经济趋势的到来,新职业、新岗位以及新型的办公方式,会令职场生态更加多元;人才在地域和行业间流动,不仅会激发经济活力,也会令职场规则更加透明和趋善。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创新和高效;给予加班的“打工人”更完善的制度性保障和经济收益;重视职场人的价值感和获得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必要之举,也是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的新闻

关于新乡网 - 联系方式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Xinxiang Newspaperi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乡日报社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767号-1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站长统计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3)3833712 举报信箱:251077185@qq.com 邮编: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