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职场暗箭,有的人噤若寒蝉,选择逃避;有的人侠肝义胆,直面硬刚,更多的人忍辱负重,选择忍耐。哪一种选择都无可厚非,如何选择,全在当时权衡利弊。
我先说我所遭遇过的一次职场暗箭,几乎将我逼到失业的窘境。
我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业务。比如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策划、组稿、采访、撰写以及编辑等工作。我们事业部主要承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运营。我所在的第二事业部以某市为主要市场。与甲方合作日久,虽然偶有龃龉,但也是工作上的正常磨合,很快就能协调处理好。与同组同事之间的合作,我一直认为是比较顺畅的。入职公司五年来 ,一直没有感受到多少职场竞争上的压力与倾轧,即使是做到了事业部经理的位置,也大多为工作上的难题烦忧,诸如《平凡的荣耀》里的尔虞我诈,根本没有出现过。
在我看来,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人之间的业务边际没有多少冲突,都有自己的一摊业务,各负其责;二是大家都是写文字出身,是有一些书生意气和文人气在骨子里,没有那么复杂。
直到一支冷箭直射过来,将我当胸射中,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天真与愚蠢。
一个周一的上午,我刚刚结束完采访回到办公室,正准备整理采访材料。老板让我去他办公室。因为公司总部在北京,老板基本一半的时间是在北京。所以当他回来时,都会叫事业部经理跟他汇报近期工作。我以为又是常例汇报工作。便拿了工作手册、笔、手机,随同他进了办公室。
一进了办公室,我就感觉到了异样。老板的神情很严肃,而且让我关了了办公室的门。我以为是工作中有疏漏,心里想着,一顿训斥是逃不了了。但这在工作中难免,内心并没有多少忐忑。
老板开门见山,直接问我,是否知道他为什么找我?
我茫然不知所措,说,X老师(我们都称老板为X老师),请您指示。
老板说,你是不在外面和别人合作了一间工作室,招揽业务。你这是翅膀硬了啊。如果觉得公司已经无法满足你的远大志向,那你现在就可以向我提出离开公司。
我听了,立马意识到老板的话是因何故才说的。
在此插一小段事。工作室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我开的,是前同事开的。她在公司时,与我关系甚好,因结婚离职后,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
2019年,在她老公的资助下,开了一间工作室。为了给工作室做宣传,她创办了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她找到我,想让我帮忙写几篇宣传稿件。当时她刚刚从流产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准备开工作室以转移内心的负面情绪。
出于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她当时的情况,我一口应承下来。从当年的九月份,一直到今年的1月份,我总计为她写了三篇稿件。我跟她说,有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就好。
她坚持在三篇稿件上署了我的名。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说,转发公众号文章时,务必屏蔽公司所有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没想到即使这样,依旧引起了轩然大波。
话说回老板和我的对话。老板说,从公众号第一篇文章推出时,他就注意到了。半年多,我陆续为其写了最为重要的三篇文章,而且堂而皇之(老板原话)署名,那就说明我就是工作室的创始成员之一。
之后,老板又陆陆续续说了一些很重的话。我都静静听着,因为当时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把事情说清楚就好了。
老板说完后,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老板说了。并且进一步解释到,如果我真是她的工作室一员,这半年多,我只写三篇文章,换谁,谁愿意把我留在工作室。
而且当时我敢笃定,老板肯定是最近才看到这三篇文章,根本不可能发第一篇文章就看到了。哪个老板也不会养虎为患,默默忍受半年的时间。难道就是为了等我主动辞职,省下点遣散费吗?
果不其然。老板说,这件事他要再调查,先让我停职两天。这两天也让我想想自己身上的不妥之处。
我听了,盛怒中的我也没有向老板低头,说:“X老师,我服从你的决定。我在公司五年,我的为人与性格你也清楚了解。我已经把全部事实呈现给你,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当晚,我辗转反侧。想了很多。
我暂时还不能丢失这份工作,必须保住。暗箭射中我,我无法硬刚,但我也不能坐以待毙,我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深夜,我给老板发微信说:X老师,事实我已经跟您尽诉,没有补充。我有我的不妥之处,但人难免犯错,我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对L帮忙也仁至义尽,之后不会再帮其写文章。X老师,我也不会问您是谁给您发的这三篇文章。我只是想跟您说说我的其他一些想法。您是否想过,他给您发这三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单纯的盯住我,想把我从现在的位置拉下来或是想取代我,那么,我不知道他是在利用我还是再利用您。您可以裁撤我,甚至是辞退我,但是我不希望接替我的人是跟您说这件事的人。这样的人在事业部经理的位置上,您会信任他吗?
良久,老板回复了一个“好”字。
两天后,我回到了公司,重新开始工作。
许多朋友觉得,老板小题大做,就这么一个帮朋友忙的事,说清楚了就好了,何至于闹到如此程度。老板怎么想,我不能决定。那支暗箭抓到我的把柄后,可以想见是如何跟老板陈述的。在不知晓事实的情况下,老板做任何决定都是有可能的。
而我所能的恰如其分的反击,只有如下几点:
一是尽可能全面清晰地陈述事实,只要老板肯听我的解释,就说明他也不相信一面之词,不然他大可在今后找机会将我辞退;
二是动之以情。有些人说职场上不讲情面。但只要是人,都认情分。作为公司的老员工,我为公司这个事业部的发展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与努力。暗箭都是冷冰冰的,但只要找到情分的切入点,就一定会找到有温度的转折点;
三是从老板的角度想,他心中的隐忧。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作为老板,他会认为他才是掌握全局的那个人。如果一旦让他认为他有被利用的可能性,那么这支暗箭的威力与可信度,便会大打折扣。发送暗箭的人,他是不可能将箭矢扎中他想扎中的人,他需要他挑选的中间人的加持。而这个中间人,在暗箭的心中,是他所能掌控的。没有任何一个老板,会承认,会愿意成为这个愚蠢的中间人。
所以,从我的这次遭遇暗箭的经历来看,既然暗箭难防,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抓住关键人的心理,反败为胜。千万不要硬刚。硬刚只会带来激愤的情绪。受情绪支配的行为,大多数是灾难性的,只会火上浇油。
还有,就是永远不要尝试去找到那个发射暗箭的人。通过这一次的交锋,他知道他已经败了。穷寇莫追,这是兵家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