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培养自己强烈的求知欲
新人入职,不管之前经历如何,对一个企业来说,基本上算是一张白纸,只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上岗,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的人才会在培训中脱颖而出。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强的人可以自觉地、积极地追求知识,热情地探索知识,以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
伽利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表现着强烈的求知欲,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正是得益于此,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另外,保持对自己认知外的周围环境和人的兴趣,和不同行业的人接触,多去了解不同行业的差异、特性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但对于现在的工作有所帮助,也可能因而找到自己行业的其他创新点,做出闪亮的成绩,更有可能成为自己职场的第二春。
2、找师傅,多跟身边“大拿”学习,努力成为所在行业的“专业人士”
我有一个朋友,他毕业的时候有幸去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后来他成了这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谈到他的工作的时候,非常感慨:“其实这一路走来,真的很难,想想当初我什么都不懂,碰了很多的壁,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不懂什么就去学习,我就去想方设法的请同事、请上司吃饭和他们搞好关系,跟着他们学习,然后所有学习途径便迎刃而解。不过我还是挺欣慰的,这个过程中碰到的人都愿意帮我,让我从一窍不通的职场新人变成了如今的行行都懂的“专业人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里,肯定有一个值得你去学习的“大拿”同事,这些人可能只是出色但又务实的普通员工,他们工作认真,富有成效,是其他人公认的优秀员工,是企业可以依靠的中坚力量。找到他们,跟着他们学,满足你的求知欲。
3、有规划的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
学习要有规划,要善于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分类、储存、运用,也就是要善于进行知识管理。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一套知识管理方法,这样,面对纷纷扰扰的信息海洋,我们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举个例子,比如写文章:我在初始就将其分为“灵感积累-草稿-整理-发布”4个流程,那后面的所有写作计划就按照这个流程来走,在文档中做个大纲,有了灵感就归集到灵感积累下面,灵感积累多了成了句子、短文收集至草稿目录,草稿多了要进行整理,对文章进行修补改正,然后就是发布了。有了归纳和总结,所有步骤一目了然,不至于手忙脚乱,效率还提升了不少。
4、要坚持、自律,发挥匠人精神,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我们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理性面对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和枯燥,我们要自律,不放弃对每一个细节的追求和深究。把遇到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小问题研究到极致,并且坚持、自律的去完成,这就是匠人精神。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做PPT的高手,那么你就需要知道很多关于PPT的问题,怎么配色比较适合这个内容?模板怎么选择?如何插入公式?如何设置动画?字体怎么选?格式怎么设置等等。虽然这个过程会很累很繁琐,但是这是你学习提升的过程,是你在练就专业的过程。充分体验了这些过程之后,你的PPT技术肯定会突飞猛进。
6、学习要遵循自然规律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得遵循自然规律。有个故事很好,一个伐木工去砍树,一天工作8小时砍了10棵树,第二天工作8小时又砍了10棵树,连续几天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工作了8小时却只砍了8棵树,然后第二天他增加工作时间到10小时,发现砍了10棵树,第三天又工作10小时却只砍了8棵树。为什么呢,原来是伐木工的斧子出问题了,所以,即使他再怎么增加工作时间,工作目标都很难达成了。
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人应该去效法天地,天地之道是自然法则。 “道”所反映出来的那种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应该服从自然。如果遵循或仿效“道”的规律,对任何事都不应勉强为之,而应当“顺其自然”。我以为,我们学习也一样,要了解自然规律,不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通过问题看到本质,针对真实原因来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遵循自然规律会让我们事半功倍,反之,必会受到现实的惩罚。
总之,学无止境,学习方法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学以致用,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有机会的学习,不断开动脑筋,懂得灵活变通,要善于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技巧,要坚持不懈,刻苦自律,要遵循自然规律,学习之路是漫长的艰辛的,希望大家在这条路上能够收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