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y年前从公司离职了,但受疫情的影响,还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不久前,她的前领导找到她,说公司在组建新团队,问她是否愿意回到公司,再三考虑后,Anny回到了原公司,并在公司新开拓的领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薪资也达到了之前的两倍。
很多人纠结过“要不要吃回头草”,网络上的一个高赞回答:“只要草好,为什么不回头呢?”
“吃回头草”需要避开哪些风险呢?
1、重新确认求职需求,与老东家进行匹配
朋友里里原来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几年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但他不甘舒适圈,在发展较好的时期,跳槽到了另一家电商公司。
待了没多久,新公司技术团队让他大失所望,于是通过内推他又回到了原公司。但不巧的是,原公司已经开始进入转型期,也已不适合他的发展。
老东家的橄榄枝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份新的Offer,重新去审核工作岗位、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看其现阶段是否满足自己的求职需求,如果一时草率回到原公司,只会让自己进退两难。
2、明确组织结构关系,避免原有关系纷扰
入职原公司,不一定会回到原岗位。在新的岗位上,就必须放下原有关系网,营造出新的职场关系网格来。
而且大企业一般人员的流动性会更大一些,可能你是回到了原岗位上,但时隔这一年半载,领导和同事都换了好几批,为了避免原有关系的纷扰,能在岗位上安心的自我发展,在入职前一定要明确组织结构关系和汇报对象。
3、做好心理预期管理,防止职业缱绻反复
在缺乏挑战的工作环境中,就容易产生职业缱绻。很多职场人,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离职的。所以回到老东家之前,必须要给自己打好预防针,将心理预期管理做好。
一家公司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如果是对公司管理问题上有什么不满,或者是对企业的氛围不喜欢,从而导致了自我职业倦怠,那就算是离开再回去,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在选择是否回去时就应慎重考虑了。
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吃回头草”?
1、自身能力提高,薪资职位有上涨
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他是销售部门的,因为竞争激烈,感觉升职无望的他被同行挖去升了一级,等到三年后又被公司挖回来,再升一级,也就是说他等于是三年连升了两级,从主管升职为全国总监,让大家都看到了出口再内销的好处。
一家公司待的时间久了,思维容易固化,多去外面的企业了解下市场情况,多层面进化,会比在原公司进步要快得多。
同样,原公司能找到这样的员工再重新收入麾下,就会变成人力资源上的财富,因为这种员工通常兼具新思维理念和对公司的深度了解。
如果原公司向你伸出橄榄枝时,能够给出更高的薪资和职位,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的能力可以有所提高,并能够胜任相应岗位,达到公司和岗位的双赢,那这个时候,就是回到老东家的好时机。
2、原公司新增业务类型,拓展团队
就像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朋友Anny那样,原公司有新增的业务类型这种机会,那完全可以回到原有公司,施展拳脚。在熟悉的环境和组织中,会更利于开展工作,取得进步。
公司新增业务类型时,回到公司,除了让自己原有优势得以发挥以外。还有效避免了原有岗位的职业倦怠,又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拓展。
而且,原公司既然新增了业务类型、拓展团队,这就说明公司正处在上升期,这样类型的企业是可以作为首要选择的。
3、就业面狭窄,不易被市场接受
不少职场人因为在一家公司久待了,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工作方式,像这种求职者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完全不具竞争力。而有的又因为行业类型过于小众,在市场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不易被市场接受。
离职者处于被动状态下,只能选择回到原公司。但这种被动的选择也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而不是长期选择。
适当的时候,还是要学会主动求变,更改就业面狭窄的现状,比如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更容易争取到主动选择权。
职场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能力的竞争,职场时刻充满变数,只有具备不可替代性,才能在接受还是拒绝老东家的橄榄枝时认清方向,既不一味认准“好马不吃回头草”,也不盲目接受“回头草”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