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工作中,为改变事物现状,以创新思维和技法为主要手段,通过提出改进或革新的方案,勇于实践并能调整和评估创新方案,以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特别需要的一种社会和方法能力。李开复在给中国高校学生的一封信中也曾这样描述:“仅仅勤奋好学,在今天已经远远不够了。因为最好的企业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修,并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时时不忘创新,以创新推动实践,以创新引导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研发出卓越的产品。”
时间管理的能力
时间管理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方法,每一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进行时间管理,但是更需要时间管理的其实是企业,因为作为单个人员如果你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也可以去工作,个人还能应付的了自己的工作,但是作为企业,他需要的时间管理概念是一个整体,如果这个整体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公司就会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因为一个企业不是靠某一个人来运转的,而是要靠所有的员工高效率的配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和价值。单个员工工作不进行时间管理看不来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所有的员工都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那么对于公司来说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团队协作的能力
如今优秀的企业都很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将之视为公司文化价值之一,希望员工能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成为可信任的团队成员。许多刚走上职场的毕业生,往往满怀抱负,血气方刚,在团队中常常流露出个人英雄主义。在一些企业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员工:在市场上敢拼敢打,是一名虎将,而自恃学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销售业绩好,在同事和领导面前狂傲不羁,不愿遵守劳动纪律,还经常在公开场合反对领导的意见。而这样的员工业绩再出色,能力再强,最终也会被企业淘汰。
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学历很有用,能力也不可或缺;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的。人和人的差距,虽然在学生时代可以用分数衡量,但职场上的成功却往往取决于你对工作的态度。毕业生要想适应当今的职场环境,就必须具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带着激情去工作,踏实、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果,有良好的态度才有可能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获得同事、上司及客户的信任。那些愿意为工作付出时间成本的人,那些敢于承担责任、不甩锅、不放弃、能够坚持不懈的员工,哪怕学历低一点、能力差一点,仍然会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