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类似的经历。领导布置一个任务,因为前期感觉无法下手,然后迟迟未动手,到最后截止日期前,挑灯夜战,发现竟然完成了,自己对结果还算满意。第二天交给公司领导,发现领导也非常认可。这时成就感特强。
这种拖延,我们需要鼓励,因为可以让你聚焦,可以事半功倍:
因为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为保证工作任务能够如期、按质完成,从工作任务的分解到具体工作各环节的策划再到各环节工作的具体落实必须保证环环相扣,这就促使这个过程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时间的投入产出效率极高。
为保证各工作的顺利完成,从时间期限角度,采取时间倒推;从工作任务达成角度,采取任务倒推方式。整体来说,就是以终为始,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长期强化,对我们思维模式的形式特别有帮助。
不知大家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前一天领导急切地说要做个某某事,要按照某某思路来做,而在第二天你和领导汇报这个事情的时候,领导已然没有印象,更别提依照某某思路了。相信那个瞬间,你满脑子的问号,昨天不是急要吗,怎么印象都没了,这不是耍我吗,浪费时间。当然,领导绝对不是耍你的,只是前一天领导布置的那个任务想到某个事情随口提的一个想法,仅此而已,考虑并不成熟,或者没有经过经过考虑。如果我们花大力气去做这些事情的话,做的就是无用功了。我们合适的做法就是,第二天的时候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提及,说下初步思路,如果领导不记得了,说明是伪需求;如果领导记得而且很清晰,说明是真需求,那我们得抓紧,并全力去策划、执行该任务。所以,我们通过拖拉,可以分辨领导需求的真伪,以便我们更好地分配时间与精力。
分辨领导需求的真伪
接到工作任务后,虽然没有立即展开具体工作,但是大脑从接下任务的那刻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解决方案了。方案不断在大脑里评审,不成熟的逐步就被淘汰。有心理研究表明,在高度的时间控制压力下,灵感快速激发,而且多数灵感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灵感
有技巧地拖拉,非但不是一个坏习惯,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