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很不解,为什么自己工作努力,兢兢业业,公司这次的改制,将他拿下了,他总对别人说:“真让人心寒啊,我来公司15年,勤勤恳恳,从不敢懈怠,可是到最后领导都那么无情,真心不想做了,可是这个岁数又能做什么呢?”
他曾经的下属也是哥们,现在的上级说:“老领导啊,其实不用担忧,现在开始还不晚,只是原来,我不敢对你说,你要听,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张凯垂头丧气的说:“唉,都这个时候,还有啥不能说的。
“其实我也是通过这次事情,明白了几个道理,首先,曾经以为很努力,兢兢业业就好,其实那是自我感动的努力,而不是有目标的去做;其次,我们总以为在工作中的灵光乍现就是我们的价值,可是却没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就是我们总以为和领导关系不错,领导会给我们的一定帮助或者是协助。但结果却除了让自己心寒没有什么。”
“我有点不是太明白,为什么说还不晚呢。你具体给我说说。”张凯催问道。
其实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很努力工作,很积极向上,可是这些努力本身就是我们本职工作,而不是创造价值的工作。
我们很敬业、很努力的完成一切公司交办的任务,可是我们只是在感动自己而已。没有突破的工作、对自己没有提高的工作,只能让我们还在原地。
一成不变的工作,我们只是做的更细致了而已,其实公司要的发展与扩张,而我们所有的努力只能说是尽职尽责而已。
工作上没有没有突破,没有创新,自己能力在工作中没有得到提高,我们逐个年纪了,所做的事情,应该是突破性的,对自己有提高的。我们进步与公司同步的情况,才不会被公司淘汰,如果落后了就是现在这样了。
很简单,我们努力做好现在该做,难道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吗?可是公司在发展,我们却没有进步,新来的年轻人在工作上已经可以代替我们,只是他们经验不足而已,可是我们曾经何尝不是经验不足,也做了这么久呢?
所以,我们不能再做感动自己的努力,而是有目标的努力,做对自己有提高的工作,我们的进步要超过公司发展的速度,我们才能在才会稳定,否则迟早被淘汰掉。
很多时候我们会与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其实并不是我们比别人更高瞻远瞩,而是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我们对工作的理解之后,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也是就所谓的灵光乍现。
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不再是一个点子,一个想法就可以让领导赏识我们,因为人到中年,对工作的激情不如年轻时候,多年的职场磨砺,让我们已经退却当初稚嫩,我们现在的价值是如何将想法落地,如何实施,而不是停留在想的阶段。
我们年轻时,可能因为一个想法,一个点子被领导重用,可是中年职场人的价值是在落实想法,实施想法过程。
不能落地的想法,哪怕再好,都没有意义。在落地实施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做那些创造性工作,以及提高我们的过程。曾经年轻时那种靠着想法,点子能得到重用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再是新人,而是企业中的中坚力量,
所以,中年职场人,应该将自己的想法落地,将领导的想法落地,这样才能体现我们中年人的价值,而不是灵光乍现后的无所作为。
中年职场人,应该明白我们现在一切都需要靠自己赢得,而不是某个领导,某个人能为我们带来我们所需要的。
不能再活在曾经年轻时的虚幻中,认为别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从校园出来的那刻可能不明白,但是人到中年应该明白了。进入社会那一刻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价值交换,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赢得。
所谓的人脉只是交换的价值与筹码而已,自己的价值、筹码有多少,决定了自己圈子及人脉是什么样样子。就好像多大的锅,用多大盖一样的道理。
人到中年应该看的更清,看的更开,一切都是靠自己赢得,而不是某个领导,就像我们曾经的下属一样,我们之所以赏识他们,重用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我们需要的价值。
所以,一切以自身价值为准则。圈子也好,人脉也罢,和领导关系再好,交换的价值与筹码不足够也一样会被淘汰掉,那层关系很脆弱。
总之,人到中年应该明白,我们的努力不再是感动自己,而是在提高自己;我们的价值在我们实施与落实,关键在于做,并且做到;活的真实些,一切只能依靠自己赢得,提高自己的价值,加大自己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