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职场不停说“好呀”、以及“佛祖式三联”,但在家里面对“手无寸铁”、毫无防备的家人的时候,我们还是难免抛出了自己最刻薄、最阴冷的一面。
有人说,“人在江湖,已经足够辛苦了,我不想在家里,还戴着面具。“但不戴面具,也不意味着,我们用利齿,红口白牙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
对,这种行为分明就是“总是伤害我,仗着我爱你!
再过几天就是“520“了,朋友圈里刷屏之爱固然重要,更可贵的还是,作为忙碌的职场人,当我们远远地望着房间中为你留着的灯光的时候,在我们按响门铃的那一刻,将职场情绪垃圾统统卸下,笑着说:
嗨~我回来啦~
仔细想想,美剧中,很少会出现完美的父母。比如《Friends》(老友记)里莫尼卡和罗斯的父母;《生活大爆炸》里的父母们;……即使表面完美,总会有隐情出现。
如果让我们诉说“童年阴影”,提及最多的不会是贫寒,而是父母的某句话,某种逻辑。
——“我妈妈总是不停地絮叨我,她有一个统一的逻辑就是,我任何一个简单的行为后面,都通向着一个恐怖的未来。“
——“我小时候咬手指甲咬了几下,她就说:咬吧!餐厅里你省得点菜了。自带食物!咬吧!反正现在技术先进了,回头咱换个机械手哈!”脉脉网友小朋说。
冷嘲热讽背后,在你因进步而欣喜的时候,父母的杠精式冷水,更是令人心寒。有些标准句型:
以及抬杠二联发:
通常用于你取得一定进步和成绩的时候。
——“妈妈!看,我数学考了100分!”
然后得到的回应是,刘敏涛式表情包
——“这有什么啊?!人家小丽回回考100!有本事,你也回回考100啊,有本事,你所有功课都100啊!
有人总结说:如果能回看从小到大我父母对我说的话,汇成一句:嗯,我就看不得你高兴!
有人说,如何能保住婚姻中的爱情温度?经典的回复是:就当这婚没结。
现实中是,我们对伴侣总是暴露出最真实的一面。有人说,我们张口就习惯性地打击彼此的快乐与热情,像是世界上最仇视的两个人,用词极尽猛烈。
有人说,对,我们完美诠释了一个词:“冤家。”
常用句式是:
——“我刚升职了,我看用不了几年,咱们就可以买自己的房子了!”
——“你就不能现实点儿吗?整天想那没用的干嘛?”
——“我特别累了,你在家玩了一天的游戏,家里跟刚经历地震似的,你能不能收拾一下呢?”
——“看不下去你就不能自己收拾吗?你就不能当我不存在吗?你就不能看我休息一会吗?”
有人说,因为伴侣之间总是抬杠,总是习惯性地左手托“一盆冷水”,右手”当头一棒”,所以,伴侣之间就会渐行渐远,无话可说。
在脉脉上有一篇文字:主题是,“为什么越长大越没办法和爸妈好好说话”。里面有一段话:
“有天一早醒来,我妈在厨房做早饭,我过去喝了杯水,然后到卫生间洗漱,凉水打到脸上那一刹那,我好像有点懂为什么越长大越不愿意和他们好好说话。
大概是我无法面对成长中自己的无能,却把原因通通归咎于他们身上。
某一段艰难的时光里,我甚至嫌弃他们无能,没有让我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事实上,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一直,仗着父母对我们的天然之爱,恣意妄为。
“说了多少遍了……”满带着我们在父母面前的不耐烦。
——“妈妈今天忙了一天,把你的房间都收拾了……累死了,腰不太得劲。”
——“说了多少遍了,累了就休息!”
——“帮我看看手机怎么这么慢了?这个视频我怎么看不了?”
——“说了多少遍了,少瞎下载没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