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所看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职场体会,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职场上有冰山、有丛林,而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最表面的一层。
我们在职场上,要远离流言,并且不要在背后评价我们的职场伙伴,我们职场背后的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很有可能觉得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居然互相认识,而且非常熟悉。工作圈子,小得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我们的同事或者客户,又构成了对我们评估的一个舆论圈,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八卦或者吐槽,说不定很快就传到被评论人耳朵里了。
我自己就有过一些教训,比如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心直口快,想到啥说啥,有一次刚给供应商培训完信息系统,对他们进行验收,看到一位大叔的样子,以为也是供应商业务员,我就问他:“你好!请问你考试完成了吗?我检查一下,待会给你发上岗证。”他被我问得愣了一愣,旁边的项目主管赶紧告诉我,他是IT部门的一位主管,过来了解项目进度啊,我好囧。
再比如有一次我在班车向一个美女同事评论另外一个IT男同事的工作,说他的工作有点不靠谱,做二次开发功能优化时,老是出现新的Bug,结果这个女同事回答说:“哦,我先生有时是会比较粗心,回头我提醒他留意留意吧。”这次就更加的尴尬了,而且IT同事是对我有着重要影响的跨部门合作伙伴,我赶紧说:“当然,他在功能分析上非常的精通,也帮我们项目组做了很多二次开发优化。”好在他们都很大度,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没有因此而为难我。但我感到很不好意思,也非常感谢他们的谅解。
因此,我们平时说话做事要小心留意,不要背后评价别人的缺点,同时要有Plan B,及时化解消除误解。
说话做事要留有空间,不能够得理不饶人。有一次公司现场监督委员会,在通报的时候出现了纰漏,A部门明明已经按节点回复进度了,但他仍然以为未及时回复,通报批评了A部门。
结果A部门负责现场改善的人员就很不高兴,就邮件全部回复,并附上原先已回复的邮件作为佐证,抄送公司领导。这样情况就相当尴尬了,公司现场监督委员会的人员被全面打脸。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A部门接到了公司多个部门的联合专项现场检查,又收到了N多的整改项,以及处罚项。
人难免会有失误,发现别人失误的时候,适度提醒一下即可,大面积地捅出来,得理不饶人,那么让别人难受,不给别人空间和余地,自己后面也会更难受。
因此我们要给别人留有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有位新上任的基层班长,对现场5S工作推进很得力,班组现场管理进步很大。但也因为管理比较严,不少员工都感到压力比较大,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
本来作为班长管得严、要求高是好事,但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抽烟。他自己每天都要往吸烟区里跑,甚至有时在非休息时间也跑到吸烟区那里去,还有好几次被班组员工看到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员工也都知道了。
结果班组员工联名投诉这位班长违反了劳动纪律(非休息时间多次出现在抽烟区),部门正在开展整顿风气的工作,决定从严处理,于是这位班长就被撤了职。
因此我们要管理好下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必须要以身作则,绝对不能够待人严,对己宽,搞双重标准,则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