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公司时,我对她的印象挺好的,乐观开朗,但直到我要离职,需要交接客户资料时,才发现她被公司放养了2年多,连一封简单的英文邮件,都得用翻译软件逐字翻译,才写得出来。
由于英语水平不行,比她晚进公司的新业务都去展会几次了,那个女生一次都没去过,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
最近得知,前公司被卖,所有员工和客户资源都被并入新公司,那个女生也跟着一起过去,但在公司5年的时间,她一个老客户都没有留住,近一、两个月更是彻底没订单了。
即使她现在想要跳槽,近5年时间的放养,让她手上的业绩和技能一个都拿不出手。
但是,这又能怪谁呢?是她把自己给养废了。
这5年时间内,她可以选择跳槽换新工作,也可以报相关的课程来学习和提升自己,但她什么都没有做,就指望一份工作来养老。
问题是,这类人在职场上并不少见,往往等危机迫在眼前,才懂得后悔。
尤其是职场新人/应届生,大多误以为零经验的自己劳动价值很低。
我201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做外贸业务。
当时觉得自己虽然是英语专业,但没学过贸易,有公司肯招零经验的自己进去培养,已经很感恩了,就傻傻地进去。
日常工作除了网上开发客户,订单出货全都得自己打包,公司的分店铺人手不足,还得轮流下去看店,忙起来感觉自己就是打杂的,跟那些在淘宝店铺负责打包的大妈没什么差别。
直到第三年,我觉得这样的工作内容继续做下来,让我很没安全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也很没底,就鼓足了勇气离职了。
现在想起,我都觉得那3年的工作经验实在很水,时间也白白浪费了。
而当初之所以会进那家小公司,其实更多是受到当时社会上很热衷于宣扬的“小公司才能学到更多东西,进去大公司只能当螺丝钉”“年轻就是要吃苦”“年轻人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得失,重点是学东西”的类似言论影响。
到现在,很多人依然很热衷于向应届生/职场新人宣扬和贩卖类似的话语。
导致不少刚毕业的职场新人相信年轻就是要吃苦,不知道或者看低自己的劳动价值。
总觉得自己没有经验,需要学习,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还觉得进去小公司打杂、加班干活,即使是干职责以外的工作,自己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职场上生存,永远都是你必须先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在这基础之上,你有其他技能,才是锦上添花,否则,你只是在一家公司打了几年杂,连一项突出技能都拿不出来。
在职场上,最重要的技能是进行有效的汇报,在上司面前,展示你自己的能力。
关键点就在于,要学会量化你的工作成果。
而不是扔一堆流水账,就指望你上司有从中发掘你天资优质的慧眼。
醒醒好么?换做你是部门管理层,每天既要完成自己手头上负责的工作,还得参加公司管理层的会议,HR还催着你去面试新人,时不时老板还抓你进去谈话。
一坐下来,看到下属发来的一堆流水账的工作汇报,你能有好心情?你会觉得这下属挺靠谱的?
我在第二家公司工作时,有一天,上司突然在群里强调,发给她的工作汇报不要写流水账,要量化工作内容和成果,还指出新人A得重新修改下再发给她。
新人A很不服气,觉得工作汇报还能怎么写?她明明已经写得很详细了呀!
于是,我们让她发给我们看下,一看,好家伙,20项的工作内容,只写这周跟哪个国家哪个客户沟通了,但目前的进度是什么,一点都没提及。
看完感觉跟没看似的,都不知道目前新人A的工作进度和能力如何,就是一堆流水账。
要学会量化你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让上司一眼就能知道你这周做了什么和完成哪些成果,直观地对你的能力有不断更新的认识。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多人不太愿意开口谈提薪,总感觉不好意思,谈钱俗气,总寄希望于公司有良心地自动给我们加工资。
我有位新同事比我晚进公司,但年龄比我大。
有一年刚过完年回来,她就主动去找了上司申请加薪,以她已婚有孩子,家庭负担大为由。
当然,提薪的前提是她能力的确相当不错,而且做事细致,只是当时公司的产品是一项新技术,业绩还在开拓阶段,我们做业务的也是拿着一份不高的底薪。
但是,她就是很勇于去为自己争取,跟上司沟通了自己的能力,以及目前的薪资的确不高的情况,之后上司就去跟老板沟通。
托那位同事的福,我们部门在那一次的公司统一调薪中,加薪幅度是最高的,当然前提也是她成功地说服了上司,使上司认同并为了我们去跟老板争取。
假如你想在职场上继续往上走,这一关你迟早要迈过。
我大学时代就知道要关注时间管理技能,但毕业后工作,感觉自己能力也不错,那时候觉得只要提高工作效率,不就行了?
结果前年遇到一个很繁杂的大项目,把我按在地上重击摩擦了一个月,而且我上司还是工作要求极高的女强人类型,那个月因为没能平衡多项工作和时间安排,我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了,直接陷入负面的情绪,还有想离职的冲动。
最终那个大项目在磕磕碰碰下搞定了,我为了避免下一次的重击,找了下时间管理类的课程报了也听了,还是觉得很困惑,不知道从何入手。
后来,碰巧看到有人推荐一本书,说是时间管理的入门书籍。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去买了这本书,读完前两章,我就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入门书籍,里面的时间管理方法都是可以立马使用的。
到后来,我才明白。
你报了课程读了书,觉得不理解不实用,那可能是连入门阶段都没过。
就得老老实实地回到最初,找些入门书籍读,把自己的基础补一补,才能往下继续走。
不然直接跳过这里,也许你工作几年后还是得回到最初的入门阶段,来补这些技能。
—————— 传说中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