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就是这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兢兢业业,勉强混到公司中层的职场中年男。
无奈,房价高企,加上几年前没有狠心买房,生活成本及消费支出又大,导致想买房的希望之火一次次被浇灭。
家里人、亲戚、朋友等都很关心,但是慢慢地,也都觉得在一线城市买房确实压力太大,关心的声音也越来越少。
而每天工作在一起的同事们,反而会更多涉及这样的话题,以前股市红火的时候都在谈股票,现在房市红火了,就都在谈房子了。
这天,又是部门的例会,陈总监在会前看了看手机,兴奋地说到:"老刘老刘,**区好像有套学区房,值得考虑吗?"
只要开启了这样的话题,基本上没小马什么事情,就好像有娃的和没娃的在一起,没娃的永远理解及很难参与到有娃的讨论中。
坐在角落的小马只好低头翻手机,这时部门的小夏发了条微信过来:"又来了,我俩是不是得上个厕所让他们先讨论啊。"
小马笑了笑,同是外地来打拼的小夏,也是"房不得一族"(得不到房子的意思,公司老刘经常提起的名词),有时候会一起自我调侃一下。
会议延后了10分钟才开始。
"小马,你这个月的项目进度怎么落后了?你要多用点心嘛,不能说别人不配合你就放弃了,要不断去催,明白吗?再给个期限你,下个月一定要搞定,否则要扣奖金。"陈总又拿小马开刷了。
"那个项目本身不是老刘因为请假看房,导致文件延误,才让进度落后的吗?怎么陈总不说老刘说你呢?你怎么不反驳一下呢?他们几个经常讨论房子的,陈总也没说过他们,真过分!"会后小夏发了微信过来。
"因为老刘有5套学期房啊,陈总还在拜托老刘帮忙物色好一点的学区房嘛,老刘的文件我应该帮他搞定的……"小马写完又删了,小马不再是年轻气盛的小马了,变成中码就不能太冲动,就得学会忍气吞声了。
不过小马有时候也很绝望、很焦虑,没房的,特别是没学区房的日子,以后该怎么办?在有房的同事面前,是否就会低人一等吗?
首先,政府一直在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短期内可能会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长期看,必定回归居住属性,所以小马应该看长远一点。
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中国人的情结,其实对于房子,如果不是投资,我们也只能拥有使用的权利,而不是完全占有,所以没房的焦虑及安全感,需要国人花些时间调整。
当然,房子所衍生的相关配套及利益,也是很多人关注的,比如学区房,比如地段房等等,资源的独特性及稀缺性,有时候必然会产生哄抢抬价的情况,但是不可能会长久下去,因为会触及边际效应。
其次,就算不是居住在拥有房产证的房子里,也要认真过好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其实大家并不是没有房子住,而是没有自己期望的房子住,或是眼红他人的房子,如果调节不当,很大程度上就会导致自我内心的严重失衡,及不良情绪反应的产生。
人的欲望是无穷尽,欲望的增长也是不可估量的,很多心理扭曲及犯罪,都是欲望的把控不当导致。
而就算没有房子,生活还是得继续,人生还是得继续,你可以设想一下,其实我们很多美好的、美妙的及幸福的场景,都跟房子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不能因为一套房子,而放弃了我们那么多幸福的瞬间。
最后,要通过工作及事业,来证明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相信老天最终会看到及认可我们努力的样子。
我们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人把人生活得很长很长,而有的人人生就算再长,也好像没有来过。
房子等身外之物,都是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如果太看重,反而会被牵绊、会被蒙蔽、会被拖累。
人生来应该要实现自己在这个世间最大的价值,那就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为了这个星球的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努力及智慧,推动更有意义及更有价值的事业发生及发展。
只有拥有正确及明确的人生目标,才不会被让自己迷失,才不会让自己忧郁,才不会在乎凡夫俗子的看法。
人生来是平等的,如果你觉得不平等,那只是你自己觉得。